巍巍兴安岭架起网络高速路

业界 作者:中国电子报 2022-09-12 23:20:33

九月的秋风掠过内蒙古大兴安岭茫茫山林,不同的树种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好似一幅会动的油画。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沿着林区一路向西南进发,郁郁葱葱、苍莽浩瀚的林海一望无际。

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国有林区。近日,记者随工信部电信普遍服务媒体调研团,来到了祖国北疆这道生态屏障。

长期以来,幽静深远的茂密森林不仅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基本处于没有通信网络覆盖的闭塞状态,也极大制约了林区生态保护的展开。随着工信部第七批电信普遍服务开始实施,一条条光缆铺设到深山里,架起了通往外界的“网络高速路”,初步实现了林区工作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提升了现代化林业治理能力。

不负绿水青山,巍巍兴安岭扛起祖国北疆的生态脊梁的同时,也在林海写下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4G基站


护林员的梦想成真了!

2021年6月,正值林区雨季,一道闪电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根河开拉气林场调度员霍维利所在管护站外2公里处的电线劈倒在地。电线在积水中咕咕冒泡,火光即将擦亮山林。

霍维利第一时间接到了林场巡护员的现场视频。接信上报、拉闸断电、驱车灭火……短短15分钟时间,一起火灾被熄灭于萌芽。

“在林区防火,就是在和火情抢时间。”霍维利回忆道。电线在水中导电十分危险,如果巡护员当时没有4G信号并及时联系调度员,在“绿色林海”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雷击火”在林区并不罕见。过去,每年雨季都让在此扎根20多年的霍维利提心吊胆。随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实施,火情等许多灾害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避免,这也给老霍吃了颗“定心丸”。

顺着内蒙古甘河国家湿地公园巡护监测员李国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远处的山头被一片青烟笼罩。初春三月到冬季落雪都是林区的防火期。“像现在9月这种天气,山头上经常会形成雾气。”李国告诉记者,这无形中增加了巡护监测员们防火的难度。以前,只要发现难以识别的情况,李国就得骑一个多小时的摩托上山检查,误报在所难免。

林区中防火瞭望员的住所和旁边的4G基站

自从林区有了4G网络,并搭载高清摄像头后,拍摄到的画面和监测到数据便能实时传回管护站。无论雾气还是火源,李国在管护站办公室里一目了然。“瞭望工作变得轻松多了,准确度也提高了不少。”他笑着说。

“以大山为家,森林为伴”是内蒙古阿里河森工公司奎园林场管护员张德成日常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在他看来,这里小到一只动物,大到整片森林,都值得敬畏和守护。去年一次巡山途中,一只一瘸一拐的小狍子引起了张德成的注意。“当时就拨通了动物保护站的电话,经过紧急救治后,这只小狍子很快回到了山林。”林区覆盖了4G网络后,这样的小插曲成为林场生产生活的日常。

2021年,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全面展开,一条条光缆铺设到深山里,架起了通往外界的“网络高速路”。如今,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已基本完成,林区过去不足10%的公网通信覆盖率提升至50%,林区主要工作面4G网络覆盖率达到近70%。对于霍维利、张德成这些地处偏远管护站和巡护监测点的一线护林人来说,解决通信不便、与家人通上电话等愿望都已成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随着汽笛长鸣,内蒙古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里一列森林蒸汽小火车拖着长长的白烟,带着记者穿梭在相思谷的茫茫山林。

相思谷景区的蒸汽小火车

记者乘坐的蒸汽小火车,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运送木材的主要交通工具。进入21世纪,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从伐木转为护林,这些蒸汽机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今,这列退役的“林业功臣”担负起拉动林区旅游业的新使命,变身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网红“时光机”。

据阿里河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区建设初期,只有2G信号供游客语音通信,制约了生态旅游发展的速度。景区4G信号全覆盖以来,游客们乘坐森林小火车在原始森林中穿梭时,就能将千里兴安的生态画卷通过手机与网友分享。景区还开设了慢直播,使百万人通过网络云游,每年吸引约10万游客慕名而来。

据中国林业科学院估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达每年超过6000亿元。生态本身就是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初秋时节,菌菇飘香,蓝莓、榛子迎来大丰收。生活在大兴安岭的人家,每年都要趁丰收季节采山货增加点收入。

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林业信息中心主任秦志疆告诉记者,以前山里没网,每年前去深山老林里采山货的“老山耗子”经常在山里失联。现在他们基本配备了手机,即使遇到危险或者迷路,也能通过网络和GPS定位与亲朋好友取得联系,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

“这次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好以后,我们林业局会发展电商平台,无论是蓝莓、榛子,还是食用菌,电商平台都能帮老百姓把林场采的山货卖出去。”秦志疆憧憬道,“只要有了网络,无论是森林旅游,还是林区农特产品,林区百姓致富路都会越走越宽。”

林区延到哪信号就覆盖到哪

一场秋雨过后,阿里河森工公司奎园林场遍布荒草碎石的山路更加泥泞湿滑,稍有不慎就会摔倒。内蒙古鄂伦春电信公司80后网络维护人员杜子龙却步伐矫健,在林区从事基站建设维护的13年来,这样的道路他不知往返了多少次。

在杜子龙眼中,电信普遍服务是一项服务林业、造福林区的重大利好工程。去年4月工信部明确批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121个4G基站,根据计划,121个4G基站建设完成后,可将林区目前不足10%的公网通信综合覆盖率提升至50%左右,重要节点、重点区域、主要干线覆盖率可以达到近70%,可以满足林场5万多务林人的现代化通信需求。

“评估林场对通信基站的运维能力之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预计还需要300余座4G基站,届时将能把整个林区的主要工作面覆盖率提升到90%左右。”秦志疆介绍道。

穿草丛、蹚河水、爬高山;铺线、接光缆、挖基站……项目开工建设以来,在广袤的林区,经常会撞见扛着光缆、背着工具、微弓着腰跋涉的电信运营商建设工人。

林场职工人力运输基站设备的水泥预埋件

“建设高山基站时候,经常要扛着很重的光缆跨过90度的坡,只能借助树枝或者以四肢着地的方式来增加身体的平衡。路没了,自己开路。精疲力尽了,便在草丛中席地而坐。‘草爬子’最多时候能往皮肤里钻五六只,我们不得不穿上防护服。走到山上已经全身湿透,脸上身上已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内蒙古阿尔山电信公司基站建设人员告诉记者。

经过一年的建设,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已基本完工。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职工生活变得便利了,生态旅游也红红火火地搞起来了。

说起网络给山里带来的变化,李国感慨万千。以前山上没电没网,每次上山值班就和家人断了联系,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现在山上有了网络,李国和工友在工作之余不仅可以通过手机看“山外天”,还能随时与家人联络。

记者从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了解到,自2015年起,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已经连续部署开展了八批电信普遍服务,总共支持全国13万个行政村的光纤网络建设和7万个偏远地区4G基站建设。第七批和第八批电信普遍服务,在“村村通宽带”基础上,进一步面向森林草原防火重点区域、边境地区和海岛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提升光纤和4G网络在偏远地区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延伸阅读:

工信部: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总体态势持续向好

通信网络:织网赋能掷地有声

工信部:我国已基本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的应急通信网络



作者丨齐旭

编辑丨连晓东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s://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公众号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赞助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