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快充发展进入新时期
重磅!工信部叫停50W以上无线快充?膨胀的千亿级产业是该冷静冷静了……
【摘要】无线充电产业面临重整,各个手机厂商发展无线充电开始由“快”转变为发展要“稳”。
| 科 | 技 | 杂 | 谈 |
中国通信行业第一自媒体
本文作者:物联网智库
本文来源:物联网智库(iot101),内容整理自科技富能量、半导体行业观察等
杂谈投稿邮箱:631255063@qq.com
智能手机提高了设备本身对电量的要求,待机续航问题成为智能手机一直以来难以解决的痛点,并且这个痛点正随着5G时代的到来而再度加重。目前,各大手机厂商针对续航问题采用的有效措施有两种:一是“提升有线充电功率”,二是“提升无线充电功率”,两者双线并行。
然而,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的一则征求意见稿——《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自2022年1月1日,所有生产、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额定传输功率要求不超过50W。
具体而言,征求意见稿第四条规定,“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50W,辐射参数应当满足《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虽然这还是尚未正式推行的征求意见稿,却也在行业引起了轩然大波,无线充电产业的风向瞬间扭转,开始朝另一个方向发展……
从一方面来讲,无线充电被要求在特定的频段上工作,是为了减小无线电波之间的干扰。无线充电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电磁感应、磁场共振、无线电波和电场耦合。
2008年无线充电联盟(WPC)成立并推出基于电磁感应充电的Qi标准,成为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使用最多的无线充电标准。主要通过让电源电流流过发射圈产生磁场,然后将手机的接收线圈靠近磁场产生电流而实现手机充电。
虽然无线充电很科幻,但就如我们平时所经历,把手机放在电脑或者电视旁边时,如果有短信或者电话进来,电脑或者电视屏幕就会受到干扰。如果高功率的无线充电器逐渐普及,那么是否就意味着无线电发射设备会越来越多。
因而在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在我国射电天文台保护区域内禁止使用无线充电设备。这也是为了保护和避免重要的天文探测器被干扰。另外为保护船舶、航空器专用无线电频率的使用安全,也被要求禁止在船舶上和航空器内使用无线充电设备。
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2015年曾有报道,澳大利亚帕克斯天文台曾捕捉到有规律的无线电信号,科学家曾一度怀疑信号的源头是来自外星,然而最后可笑的发现罪魁祸首原来是来自天文台里的一台微波炉。
从另一方面来看,工信部限制无线充电功率不超过50W,实际上能更加规范无线充电行业的发展。对于快充技术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最高充电功率,而是高功率能够持续充电的时间。目前高功率充电仅能维持一定时间,而大部分时间则需要低功率的慢充。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广告]赞助链接:
关注数据与安全,洞悉企业级服务市场:http://www.ijiandao.com/
四季很好,只要有你,文娱排行榜:https://www.yaopaiming.com/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